2019-05-06 17:34 | 浙江新闻客户端 | 记者 周琳子
5月6日,温州市教育局发布2018年温州市县(市、区)教育发展水平督导公报布,公报围绕普及水平、办学条件、师资队伍、教育投入、发展成果五大方面的40多项指标衡量温州全市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。记者梳理几组数据,帮你解读温州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、高中段教育、教育投入、办学条件等五大方面发展水平。
学前教育——
幼儿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8.37%,全省第二
学前教育是温州基础教育的短板,针对幼儿园办园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,公办幼儿园占比低,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不足,教师数量不够、待遇不高等现象,去年温州制定实施《温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(2018-2020年)》:全年新改扩建幼儿园74所,超额完成4所;改造提升薄弱园86所。
针对住宅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情况,督促落实“四个同步”建设,新增建有公办幼儿园的乡镇(街道)21个,占比达到78.50%,同比提升14.8个百分点。
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。全年创建等级幼儿园166所,占比97.89%,同比提升3.25个百分点,位居全省第三;其中一、二级幼儿园106所,在园幼儿覆盖面40.32%,同比提升9.31个百分点。全市新认定普惠性幼儿园119所,覆盖率89.68%,位居全省第三 。全市公办幼儿园所数占比16.44 %,在园幼儿占比18.55 %,其中鹿城区、文成县在园幼儿占比分别达到52.31%、55.24%。
经过几年努力,温州学前教育幼儿教师素养大幅提升。全市幼儿专任教师持证率达到98.83%,同比提升5.3个百分点,位居全省第五,其中鹿城区、龙湾区、瓯海区、洞头区已经达到100%;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8.37%,同比提升3.64个百分点,位居全省第二。
义务教育——
全市范围内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
在温州,县域、城乡、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,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还不足,与城市化发展相协调的同步建设城镇学校的机制有待完善。具体表现为校网布局不够合理,城区(镇)义务教育资源相对不足,农村相对过剩;办学水平和师资配置不够均衡,城乡之间、校际之间办学差距明显等。
为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,温州出台实施《温州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18-2020年)》。实施“改薄”项目28个,投入资金5.97亿元,建设面积21万平方米。新创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4所,占比达到97.23%,位居全省第三。深化培育第二批“新优质学校”150所,评定示范校24所。全市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,小学班额达省标的班级比例为96.82%,比上年提高5.93个百分点;初中班额达省标的班级比例为100%。
为均衡城区教育资源,去年共完成市区东部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年度项目11个;实施《温州市城区西部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(2018-2020年)》,共安排72个新改扩建项目,已完成24个;新组建城区十大教育集团,与8所学校开展合作办学,带动薄弱学校提升。
同时加大校长骨干教师交流力度,鼓励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校长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: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、教师交流2193人,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26.4%,其中骨干教师交流人数491人,占符合交流条件骨干教师总数的27.6%,均超省定标准。
高中段教育——
市区高考一段录取率31.78%,达到全省领先水平
去年温州的高中段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。通过实施《温州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(2018-2020年)》,深化课程改革、课堂变革,去年温州全市普通高中高考录取率达到96.40%,同比提升0.23个百分点,超过全省平均1.1个百分点;全市高考一段录取率达到22.55%,同比提升4.73个百分点,超全省平均水平;市区高考一段录取率31.78%,达到全省领先水平,再创历史性新高。
看到成绩的同时,我们不能忽视,当前,温州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足,中职学校新建、迁(扩)建步伐缓慢;与职业教育相匹配的职教师资结构不合理,师资到编率偏低;校企合作保障机制还有待完善。
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,硬件方面,去年温州共建成投用乐清柳市职技校等2所新校,推进永嘉职教中心等8所职校迁扩建工程。招生方面,中职招生比例提升至44.90%,位居全省第六。试点开展中本一体化培养,中高职一体化招生7822人,占比29.80%,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。同时,新增省级名校2所、名专业7个、名师工作室11个、校企合作共同体4个,打造市级“智能+”专业群(基地)25个。中职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8.20%,位居全省第三,龙湾区、文成县分别达98.40%、91.90%。
教育投入——
泰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增幅全市最高
去年温州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为188.99亿元,比上年增加14.27亿元,增幅为8.29%,泰顺县、瓯海区、洞头区增幅分别达10.79%、10.05%、9.54%。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19749元,比上年增加1218元,增幅为6.57%,泰顺县、洞头区、平阳县增幅分别达8.28%、8.05%、7.23%。
全市年人均教育经费投入3642元,比上年增加499元,在全省排名第三;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5.46%;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支出占财政教育支出的比例4.16%;年教师培训经费支出占工资总额的比例 3.11%;中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3674元;中小学生均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投入达到872元;生均教育信息技术经费投入409.21元;生均图书经费投入74.15元。
办学条件——
新改扩建学校(幼儿园)296所,超额完成18所
去年,温州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扩量,新改扩建学校(幼儿园)296所,超额完成18所。中小学生均占地、建筑面积分别提升0.7平方米,总量增幅全省第二。市本级实施政府投资项目19个,投资完成率达到106%,连续六年超额完成年度目标。全市秋季开学前投用中小学(幼儿园)79所,超额完成25所。省市民生实事项目超额完成10%以上。
教育技术装备得到升级改善。新建创新实验室132个、学科教室47个、功能室达标(示范)校160所。新创书香校园55所,全市生均纸质图书藏书量41.42册,年生均增加1.75册,在全省排名第七。温州市中小学云图书馆学校覆盖面达到97.1%,新创未来(智慧)校园37所、教室100个;新建创客教育基地44个、创客空间161个,全市创客教育基地(空间)学校比例达66.03%;校园无线网络建设率达到 96.3%,初步建成实时泛在的网络学习环境。